当前位置: 首页 > 建设成果 > 典型案例 > 正文

“制度激励、梯队聚力、平台支撑”构建技术技能服务体系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2-10-28 】

优质校建设期间,多渠道提升教师在新技术研发、新产品设计、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科研能力,构建了“制度激励、梯队聚力、平台支撑”的技术技能服务体系。

1.激发动力,健全激励机制

规范和完善科研管理与制度,建立了《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科研和社会服务量化考核管理办法》《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办法》《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社会服务创收收入绩效分配办法》《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评选方案》《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》等11项管理与激励制度;通过健全科研激励机制、提高经费使用自主权、建立社会服务奖励政策、构建科研评价体系等方式,激发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内生动力,形成了激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、科学技术研究、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。

2.内培外引,打造“雁群式”梯队

聚焦专业优势,老中青结合,组建校级科研创新团队,培育了智能制造技术、智能网联技术、新商科等10个科研创新团队;吸引企业、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,引进5名海内外博士青年科技人才、聘请6名技能大师、13名产业导师等高层次技术人才,建立流动教授工作室和博士工作站;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,发挥企业技术骨干和行业专家资源优势,开拓科研市场,创造科研实践条件,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、工艺问题为切合点,开展技术开发、技术革新、技术推广、技术咨询、技术培训等合作与服务,提升队伍整体社会服务能力,形成了“专家领飞、骨干支撑、青年跟进”的“雁群式”科研与技术服务梯队。

多元共育,搭建创新服务平台。“政、行、企、校、院”联合协作,搭建了技术研发、技术服务、技艺传承、成果转化四个科研创新与服务平台体系,以专业对接产业,整合外部科研资源与内部专业系、专业群资源,建设“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研发中心”等技术研发平台,“二手车鉴定评估中心”等技术服务平台,打造“智能电子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”等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,建立“技术服务推广中心”等成果转化平台,充分发挥学校博士、教授等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引领和带动作用,争取各类纵、横向项目,培育和产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、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。

山东省整车与零部件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创新平台

山东省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技能创新平台

智能电子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技艺技能传承平台

优质校建设期内,学校获批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2个,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1个,山东省高等学校新技术研发中心2个,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1个,搭建起“依托专业、对接产业、服务地方”的科研创新服务体系。依托平台建设机遇,队伍教科研水平持续提升,教师累计授权发明专利13项、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193项,发表论文147篇,出版专著8部,立项纵向教科研项目173项,开展技术服务等横向项目63项、实现成果转化12项,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超120亿元。